四史学习

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党史百年·重要论述】2月14日

发布日期:2021-02-14    作者:     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点击:

1959年2月14日

毛泽东在会见智利《最后一点钟》报社社长马特时,谈到如何对待马列主义的问题。谈话指出:马列主义至今未变,唯物主义并不等于马列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已经有唯物主义,辩证法也不是马克思发现的。马克思是改造了这两种东西。他把唯物主义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他把辩证法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至于马克思、列宁关于个别问题的结论做得不合适,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

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1981年2月14日

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作序。邓小平在序言中说:毛泽东主席说过这样的话:“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我们认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经历过各种深重的苦难和进行过付出巨大代价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现在,我们正在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我深深地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世界人民的。

2006年2月14日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他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这篇讲话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题,收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